2011年2月11日星期五

得利满两段式干化技术与市场竞争力的秘密


得利满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务集团苏伊士水务旗下的工程公司,在业内鼎鼎大名,无需介绍。该公司在华大力推广其干化技术,目前也已获得重庆唐家沱240/日、苏州工业园区300/日两个项目。据悉在201011月已中标了天津滨海新区200/日污泥处置项目。
中国水网最近对得利满的上述项目进行了很多宣传,但在网络上引发了多篇负面贴子对其进行攻击。这个话题吸引了我,我开始搜集有关得利满污泥干化项目的新闻,没想到一搜一大推。从发稿内容看,看得出都是有组织的新闻稿,从这些也反映出得利满的实力和影响力。
闲话少说,直入正题吧。
我首先研究了得利满的专利技术,从朋友处得到了一份他们在国外某项目上的技术文件,得以对其工程概念有了深入的了解。此外我还通过朋友了解了重庆唐家沱项目。最终我发现,这种最先进技术的所谓先进性其实更多是在纸面上,在实际工程中它的表现差强人意,与所其标榜的节能价值观甚至完全相反。
其后我重新研究了一下最近几年的类似项目的投资情况,发现得利满的价格与其国外竞争对手确实完全不在同一个“级别”上。如果它确实技术先进、物有所值倒也罢了,不幸的是我觉得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那这里的问题就多了。
一个国外企业如何向国人如此成功地推销其天价且名不副实的产品的,这个题目对很多人一定很有吸引力。本着互联网的自由八卦精神,现在就是为诸位演绎和揭开谜团的时候了。


第一部分  得利满在干化市场的定位和手段

初次试水,败走北京清河
得利满的两段式干化进入国人视线最早可追溯到北京清河干化项目。在该项目上,得利满作为设备供应商参与了投标,以价格论,从低到高,位列第四,约1280万美元,按照当时的汇率,折合人民币1.03亿。处理量400/日含固率20%的污泥,干化至90%,蒸发量12963公斤/小时。这么算下来,吨处理量投资25.8万元。按照三条线的工艺布置看,每条线要完成4321公斤/小时的蒸发量。由于干化投资一般是以吨水蒸发量来衡量的,那么清河项目上得利满的价格应该是33.2万元/蒸吨。
       这是得利满首次在中国推这种薄层+带式的两段式干化工艺,也是第一次在亚洲推一台如此大蒸发量的还从来没做过的机型。在2005年清河项目开标时,得利满同类型工艺已实施的单线最大蒸发量不过1700公斤/小时(英国Cork项目)。在北京清河项目上提供3台比其最大型号还再放大3倍的设备,这种魄力确实不小。
       其后两年,得利满在中国很多干化项目上都有积极的动作,但基本不出手了,也就是只买标书不投标。我们发现,它已经悄悄改变了策略。它在新的项目上不再以设备商面貌出现,而是以投资人的姿态,积极劝说业主选择其作为合资合作伙伴来一起投资工程。

项庄舞剑,意在重庆唐家沱
当它再次进入我们的视线时,已经是它拿下重庆唐家沱污泥干化项目的时候。中国水网2007924日登了这样一则消息:“得利满Innoplana公司得到重庆唐家沱污泥干化厂合同”
当时业内没有几个人知道还有这样一个干化项目的存在。其后翻检网络消息才得知,中法水务以区区10亿元入主了重庆唐家沱污水处理项目,这则消息见诸200649日的重庆晚报。
中法水务是得利满的母公司苏伊士水务与新世界集团的合资企业,靠“小表弟”的关照,得利满未经招标就获得了唐家沱240/日干化项目。
根据20071022日中国环境咨询网的消息,“唐家沱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程投资总额22718万元,工程近期规模为日处理污泥240吨。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污泥处置车间和仓库3640平方米,污泥干化设备3组(3条生产线),污泥干化方式采用两段式热干化技术”
直到20097月底中国水网才再次发布有关唐家沱项目的信息:“重庆中法唐家沱建立污泥干化厂预计8月正式投运”。这则报道中有两个消息耐人寻味:
其一是,中法水务董事坦诚“重庆中法唐家沱使用的Innodry®2E是目前在全球使用的最大规模污泥干化系统”,这就是承认这个项目所使用的设备是首次放大开发,换句不好听的话说,重庆唐家沱干化项目成了得利满一种新机型的“试验田”。根据该项目的设计值,近期三条线的处理量240吨,从含固率20%干化至90%,单线蒸发量2593公斤/小时。这种蒸发量仅2.6吨的干燥线比北京清河所报4321公斤的小得多,由此也印证了朋友所言得利满在国外最大单线蒸发量1700公斤/小时的说法不虚。
其二是,消息称“中法水务与重庆水务集团自2002 年起开展供水领域的合作;2007 年双方再次携手组建巿政污水处理公司;2008 年其股东苏伊士环境与新创建集团(新世界旗下)以16 亿元人民币,收购重庆水务集团15%的股份”;近靠15%的股份就可以“当家作主”,这种优势地位一定是所有得利满的竞争对手所望尘莫及的。

       再次在媒体上露面的时候,又已经过了一年的时间。重庆市政府网2010917日发布消息称,“唐家沱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项目建成投运。……工程项目总投资为2.06亿元。工程项目从200815日开工,至2009315日开始带泥试运转,目前工程处于试运行期性能测试阶段。重庆市唐家沱污泥处理项目是我国目前工艺技术最先进的污泥处理工程项目之一,是西部地区第一个技术一流的污泥处理工程项目”。
       这次露面的频度高了,口气也大了,重庆大公网20101028日的消息标题“重庆日处理污泥明年超320吨”,今年240吨是否真完成了还不知道,明年就超320吨了?国内媒体的新闻超前由此可见一斑。该报道称:“今天,记者在重庆中法唐家沱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见到了目前国际规模最大的两段式污泥干化技术工艺生产线。中法唐家沱污水处理厂是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组成的合资企业,投资金额达6亿元,注册资金4.7亿元。中法唐家沱污水处理厂的三期工程现正在扩建中,预计明年完工,届时日均污水处理量将达40万吨,污泥处理每天可达320吨。”
       将几个日期放在一起来看,唐家沱干化项目的周期一目了然:20073月签约,20093月首次带泥运转,20109月投运。三年半的建设调试期,实在不怎么快(据说汶川地震耽误了一个月)。如果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成熟技术,怎么会拖这么久?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对外发布的该项目两个投资数据,一个是22718万元,一个是20600万元。以湿泥计的单位投资为86~95万元/日吨,以蒸发量计的单位投资为110~122万元/日蒸吨。
       与其仅在1年半以前的北京清河项目投标价格比,单位投资是后者的3.3~3.7倍。这个价格如果被称之为天价,应该不为过吧?

照方抓药,迷魂苏州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的中新公用早在2005年就开始酝酿污泥干化项目,2008年更是紧锣密鼓与多家污泥干化厂家进行接触。但到了20094月该项目招标时,居然凑不够三家开标。招标的结果当然毫无悬念,得利满顺利中标。
       是什么造成的投标人数不足呢?没有别的,就是因为苏伊士水务与中新公用合资了,成了业主,业主自己招自己,运动员既当运动员也当裁判,如果不是脑残,能相信这是公平的竞标而去投标吗?
得利满照重庆的方,抓苏州的药,唯一的区别是这次玩得稍微谨慎一点,不像上次连招标的形式都免了,这次至少走过场也要搞得像模像样些。为防止花落别家,他们在招标文件上做足了功夫,刻意要把形成威胁的全部竞争对手屏蔽在外。这些规定如下:
“投标人必须提供的污泥干化处理系统设备具有同类设备的生产经验和类似处理能力成功运行的业绩(须附用户证明);其中对污泥热干化设备,投标人至少有持续5年的制造经验,至少有10个使用相同技术设备的工程实例(其中有2个以上在欧美地区或者日本的业绩);投标人应该出示最近五年内签署的至少3个类似项目的用户证明,且其合同金额70%以上由投标人自己承担。
到目前为止,投标人所提供的污泥干化设备必须在近五年内、世界范围内无重大安全事故(如爆炸、燃烧等原因导致停产2天及以上),无环保部门对其所供污泥干化设备导致的环境污染处罚记录。
本次招标项目允许联合体投标,但联合体成员不得大于2家。如果投标人为联合体,联合体各方均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该联合体必须是污泥热干化处理系统主体设备制造商和中国境内注册的公司组成的联合体,需具有污泥热干化设备设计、制造、中国境内系统成套、安装指导和相关服务经验的能力,且其资质要求以主体设备制造商为主。
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按上述条款要求所提供的各类文件如有虚假不实的,一经发现查证,投标文件无效,其投标保证金将被没收;如果合同已签订,合同即被取消,所有保函、保证金将被没收,且买方保留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追讨的全部权利”。
这份招标文件写得太精彩了,我忍不住要为读者点评一下:
它首先把国内企业一概排除,因为他们肯定都没有在日本和欧美的业绩;其次,把国外在价格上有竞争力的设备商都排除掉,因为合同金额70%都由投标人自行承担的只能是大型工程承包商;第三,把安全事故的要求极限化,让即使是微小事故(比如污泥自燃)的都成为废标,停产两天的规定尤其滑稽,环境项目如果着了一把火肯定会引来调查,在调查期间停机哪有不超过两天的?这样结合没收保证金的威胁,足以使所有资深企业都不敢来趟这趟浑水;第四,让所有财大气粗、能跟得利满抗衡的国外大型承包商无法参加,因为规定了联合体最多两方,其中一方必须是干化设备商,另一方必须是国内注册的企业。以工程公司在国内注册的恐怕只有得利满一家吧。哇塞,真是层层设卡,道道布防,滴水不漏!
让我们看看招标的结果吧。
根据中国水网的报道,2009年度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评选(估计也是付费的)中,得利满榜上有名。在该条目下的报道如下:“中法水务在苏州赢取污泥干化处理合同。
2009211日,中法水务与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市政公用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出资49%51%,共同组建苏州工业园区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在今后的30年内,将负责设计、建造、运营及管理苏州市首家污泥干化厂,独家为中新苏州工业园区提供污泥干化处理服务。首期工程投资1.8亿元人民币,采用得利满先进的专利技术“Innodry®2E”─ 两级干化处理,建造日处理能力达300吨的污泥处理厂。该厂将对园区内所有市政和工业污泥实施干化、稳定化和减量化处理,使污泥的含水率由80%降至10%,处理后的干污泥还可被园区电厂燃烧再利用。一期程将于2010年底投入运营,其后计划于五年内将污泥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再翻倍”。
中国水网2009922日在报道上海污泥研讨会时,披露了更详细的一些内容:“苏伊士环境赢取江苏省首个污泥干化处理项目合同。苏伊士环境赢获江苏省首个污泥干化处理项目合同,将设计、建造和运营中新苏州工业园区污泥干化处理工厂。苏伊士环境下属子公司得利满,将负责该项目的建造部分,预计收入约达1100 万欧元。而30年的运营部分将由苏州工业园区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负责,预计收入达2.8 亿欧元。该公司由中法水务和中新市政公用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出资49%51%建立,苏伊士环境拥有该合资企业24.5%股权”。
20092月刚完成了合资公司的注册,4月下旬就开始了招标,5月就开标定标了,这个过程可谓神速。
       中国水网2010-10-15报道:中法水务污泥项目荣获“江苏城建示范工程
2009 2 月,中法水务与与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市政公用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苏州中法环境,独家为苏州工业园提供污泥干化处理服务,致力配合园区的环保和生态优化行动计划。根据30 年的合作协议,苏州中法环境将设计、建造、运营并管理该污泥干化处理厂。项目首期工程投资达2.16 亿元,日处理能力达300 吨,主要采用得利满先进的专利技术“Innodry??2E” ─ 两段式组合型污泥干燥工艺。项目自2009 年初,历经合资合同签署、环评会议、可研评审会、项目奠基、主体设备签约后于2010 2 月份正式进入土建施工阶段,于2010 8 月开始进行设备安装,预计到2010 年底完工并带料试运行”
十分有趣的是,水网的这篇报道把4月、5月的招投标都省略了,直接就奔开工去了,撰稿人内心里想来也根本没把招投标当做过一回事。
有关投资,存在三个版本。
其一是根据苏州工业园区环境保护局官方网站的消息,2009520日“园区两大环保项目启动: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试运行污泥干化处置一期工程奠基。一期工程项目设计规模为日处理300吨湿污泥,总投资1.8亿元。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污泥干化处置工程项目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污泥干化技术装备,利用园区东吴热电厂生产的蒸汽将园区污水处理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水率70%~80%的湿污泥干化至含水率10%的干污泥,再与煤掺和后送入热电厂锅炉内焚烧”。
       其二是2010-10-15中国水网的版本。
第三个版本是中新公用的网站,在“苏州工业园区污泥干化处置一期工程项目”介绍中写道,“苏州工业园区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和运营的园区污泥干化处置工程项目位于苏州东吴热电有限公司厂区内,紧邻苏州工业园区第二污水厂。项目设计总规模为每日处理园区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湿污泥900吨。其中,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日处理300吨湿污泥,200911月土建工程开工,计划于2010年底工程竣工投产,项目总投资估算2.29亿元。该项目由苏州工业园区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负责投资、运营”
       1.8亿、2.16亿、2.29亿这3个数字的发布时间看是越来越高,估计业主兼投资方的官方网站应该最靠谱吧。
       这个项目日处理300吨污泥,含固率从20%90%,则蒸发量233/日。
       选择两个投资,一个21600万元,一个22900万元。以湿泥计的单位投资为72~76万元/日吨,以蒸发量计的单位投资为93~98万元/日蒸吨。
       与得利满自己在北京清河项目的投标价格比,单位投资是后者的2.8~3.0倍。这个价格比重庆唐家沱略低了一些,但仍然还是天价。

瞒天过海,“假投资”真卖设备?
       从前面引述的报道看,苏伊士似乎只占重庆水务的15%,但在唐家沱项目中法水务可能占到49%。也有内部消息称,实际是中法水务占大头,否则得利满怎能在那里是如此强势?是否存在阴阳合同,只有天晓得了。
       苏州园区的情况类似,中法水务只占49%,但同样在设备采购问题上能够呼风唤雨。
       我不想以民族主义色彩的眼光去看这件事,仅从企业投资角度,我实在看不懂今天这种以数倍于市场价的方式高价买入合资方设备的做法,对企业的发展有何好处。这种做法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十分流行,当时外资、合资享有巨大税收优势,于是各种形式的假合资应运而生。今天,这些企业都已是国有上市公司,内外资企业的税负已基本拉平,搞一份阴阳合同、假合资转移国有资产,对这样的大型企业有必要吗?
       看不懂,就不看了吧。谁知,跃然映入眼帘的还有这样一则消息。苏州工业园区网2010114日报道,111日下午,重庆水务集团一行参观园区污泥干化处置项目,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秀峰、总裁刘孟兰等在中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孙明华的陪同下,参观了正在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污泥干化处置项目一期工程”
两个都是国有大企业,都选择了苏伊士水务作为股东,都在中法水务这个小股东的安排下,花天价买下了小股东的设备,现在又在最大的赢家小股东的陪同下坐在了一起,相互切磋,交流经验……
我晕了!
我想不但我不知该作何感想,读此文章的读者也不会释然吧!
总之,站在得利满干化设备的销售角度,两个项目的成功操作,已使他们在华站稳了脚跟。据悉,天津开发区的操作也属于同一模式。那么它已成为污泥处理处置进口技术中最成功的一个了。这种模式的秘诀就是,以投资为诱饵,拉住客户。羊毛最终当然还是要出在羊身上,以数倍的高价将设备卖给合资公司,可以保证投资一定是有回报的,而且是即期回报。这样,如果没有所谓的阴阳合同,需最终把产权交给中方,那么苏伊士集团就在这样的项目上不但迅速拿回了投资(等于根本没投),还落下了大笔资产。这等好事恐怕只有中国才有吧?
能够得心应手地运作类似项目,怎能说它不就是得利满在干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部分  得利满的工艺、设备和技术

       我根据一个1700公斤蒸发量的污泥干化工程实例,建立了两段式工艺的热平衡模型。试算结果,这个模型与得利满数据完全吻合。
该系统事实上是由两套各自独立的干化机组成,之间多了一套交汇的换热装置,因此分析起来比较复杂。我在这里解释一下我的思路,大家就知道这道题其实不难解,只不过繁琐些而已。
首先将第一级干燥器出口的含固率作为一个变量确定下来,这是解题的钥匙,因为第一级和第二级蒸发量的分配由此参数决定。
第二步,将第一级干燥器所引入的干空气量作为第二个变量,将两级冷凝器看成一个封闭系,建立其放热端的热平衡和湿平衡。建立此二平衡的关键参数是已知的,即:来自第一级干燥器的废蒸汽在冷凝器和后冷凝器的入口温度,分别是989480度;其冷端带式机气体则为6488度;来自带式机的气体量50000立方米/小时,则通过两个冷凝器的放热端的热平衡,可以得到一个大致的第一个干燥器的干空气量。这个干空气量决定了废蒸汽的性质。
第三步是计算离开带式机废气的实际冷凝温度,这其实是对吸热端进行分析。同理,需建立两个冷凝器吸热端的湿平衡和热平衡。由于放热端的试算直接影响吸热端的数据,因此这一步的求取其实是和第二步交叉进行的,两者的取值会随着反复试算过程而逐渐趋近。
两步计算都要用到迭代法,意味着这套系统至少两个变量,而工业上两个变量互相影响的工艺,运行起来一定不会很容易。我想这其实也是为什么这套工艺无论国外国内都反映运行不良的根本原因。
我的解题思路是围绕该系统最核心的换热部分进行的。得利满这个工艺之所以节能,就在于它将第一级干燥器的废热用于第二级干燥器循环气体的预热,从而减少了新鲜能源的使用。掌握了交汇处的核心环节,两个干燥系统的情况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大量试算,我有了不少收获:
1、  得利满这套系统的首要核心值是第一级干燥器的出口含固率,这个值直接决定了该系统到底节能与否。得利满宣传其吨水蒸发量的净热耗在650~750 kW之间,但我发现,此值的变化对整个系统的净热耗影响很大。节能的核心在尽可能多地使第二级循环气体的预热用掉第一级的废热,两者如不匹配,一多一少,节能效果就不会好。

含固率
系统净热耗
带机出口温度
带机出口湿度
干空气耗量
吨水热耗
35%
570.2
74.6
35.3%
59.8
663.0
36%
582.8
75.6
31.8%
63.1
677.7
37%
594.7
76.5
28.9%
66.4
691.5
38%
606.0
77.6
26.2%
69.9
704.7
39%
616.7
78.6
23.8%
73.4
717.1
40%
626.9
79.4
21.9%
77.1
729.0
41%
636.6
80.1
20.2%
81.0
740.3
42%
645.9
81.2
18.5%
84.9
751.0
43%
654.7
81.8
17.3%
89.1
761.3
44%
663.2
82.7
15.9%
93.4
771.1
45%
671.3
83.5
14.8%
97.8
780.5
46%
679.0
84.2
13.8%
102.5
789.5

       上表是含固率20%干化到90%的标准工况下,当第一级干燥器出口含固率在35~46%之间时,各对应含固率下的热能能耗。显然,第一级出口的含固率越低,吨水热耗越少。因为所产生的废热被利用率越高。但值得注意的是,低到何种程度,不是无止境的,它要受到带式机出口温度的限制。当此温度过低时,带式干燥机内就丧失了干燥推动力,后段干燥无法完成。根据我的资料,世界上所有中温带式机的出口温度都不会低于79~80度,因此可以判断比较可行的含固率应该在40~43%之间。即吨水蒸发热耗在730~760 kW之间,折合升水蒸发量627~655 kcal。此值较市场上先进的热能指标650 ~660 kcal已相差无几。
       此外不能忽视的是,无论带式机内的循环本身,还是回收废热,需要在众多换热器之间来回搬运大量气体。搬运气体需要电能,而电能较热能要昂贵得多。
       从表中可以看出,带式机部分的升水蒸发量需要搬运77~89 kg干空气。在标准工况下,带式机蒸发量为694 kg/h,这样仅带式机循环气体的搬运量就近40000立方米/小时,考虑多个换热器的风压损失,以每千立方米实际耗电1.2 kW计算,所耗费的电能为48 kW,按照我国火电热效率25%考虑,实际以电能形式多耗热能165 kcal/kg,此值如果加在627~655上,得利满的真实热耗会比很多工艺要高得多!
事实上,唐家沱项目目前已遇到了这一困境。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讲,该项目在热耗方面确实显示出节能倾向,与所声称的差不多,但电耗远远超过了合同设计值,高电费已给运行成本造成重大压力。
从这个角度看,得利满两段式干化工艺的整体节能努力正收到完全相反的效果。这恐怕是得利满无论如何所不愿承认的吧。

2、  两段式工艺对含固率的波动很难适应
我将入口湿泥含固率改为了25%,试算得到下表:

含固率
系统净热耗
带机出口温度
带机出口湿度
干空气耗量
吨水热耗
40%
568.4
75.5
40.7%
58.7
661.0
42%
593.8
77.2
34.0%
65.2
690.5
44%
616.9
79.2
28.2%
72.1
717.3
45%
627.7
79.8
26.2%
75.7
729.9
46%
638.0
80.7
24.1%
79.5
741.8

与前表对比会发现,带机出口气体的温度已普遍降低。维持带机出口温度在80度左右的一级干燥机出口的含固率值已经从41%上升到了46%。这就是说,第一级干燥器需要将物料干燥到更高的含固率水平,从而为下一阶段提供足够的废蒸汽。问题在于,这样做也是有限制的。由于后面半干化污泥需要采用面条机挤压成型,过高的含固率将给面条机运行造成困难(堵塞或磨损)。而薄层干燥机出口产品的干度是无法在线监测或及时调整、控制的。这种互相掣肘、难以协调的问题也已在唐家沱项目上出现。据称,由于项目设计进泥含固率是20%,而实际是25%,造成项目始终无法达产,验收不能进行。
从这一角度分析,可以看到两段式工艺的一个小小优点,它对含固率很低的湿泥(含固率负偏离)可能更合适,因为这样第一级干化的工作区间以及与第二级的衔接较佳。但从能量角度看,为适应这种特点,让脱水污泥把水分再升上去,好让干化好运行,也似乎有违节能的本意。

3、  蒸发量下降问题
不能适应湿泥含固率波动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蒸发量不足。
中南院杜佳靖等20105月在秦皇岛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重庆市唐家沱污泥干化工程设计简介》为我提供了解读的钥匙。
在这篇文章里,作为项目的设计师,除了继续推销得利满“比其它工艺系统节省能耗15%左右”的神话外,还为得利满设备在该项目的蒸发能力严重不足提供了解释依据。
项目核心数据进行了重大修改,含固率20%改为25%,湿泥量则从240改为192吨,总干固体量仍维持不变,为48干吨/日。这一修改表面看是脱水的实际情况造成的,无可挑剔。但实际上,真正的修改在蒸发量,它从原设计的7778 kg/h降到了“最大蒸发量”5920 kg/h,降幅达24%
5920kg/h的蒸发量是怎么来的本身就是个谜,因为如果按照192吨、含固率25%90%,理论计算会得到5778的蒸发量而不是5920
文章说,自200911月投产以来,平均处理量在110~120/日,一般只需运行两条线。从蒸发量看,运行两条线,处理110~120吨,从25%含固率到90%,单线蒸发量在1655~1806 kg/h之间。实际数据如果如此,意味着单线蒸发量只是原设备设计能力的64~70%,是调整后蒸发能力的84~92%
这个数据与201010月那则“重庆日处理污泥明年超320吨”的广告合起来看,就有些意思了。一二期合计48干吨的污泥量相信是准确的,三期增加1/3应该就是64干吨。如果仍为湿泥含固率25%,则一二三期的总蒸发量也不过是7702公斤/小时,还略低于原24020%湿泥的7778公斤/小时。换句话说,如果得利满设备原来的设计和保证是真的的话,那么根本不需要上第4条线,就可以完成全部三期64干吨、含固率25%256湿吨的干化处理。
因此我的解读是,得利满的干化蒸发量有着严重不足,差的还不是一星半点儿,而是四分之一!否则很难理解中南院的文章中为什么会突然冒出一个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新蒸发量来。

4、  其它技术瓶颈
从国外人士了解到,得利满两段式工艺的主要问题在于抗波动连续性差,瓶颈多。如众多的换热器,非常容易被油脂和粉尘堵塞,需要大量维护。面条机非常怕纤维和毛发等缠绕物(据称唐家沱为此在浓缩脱水前进行了改造,增加了过滤拦截装置,不知这一改造是否会被记到干化投资账上),也怕含沙量。设备台数多,控制点多不胜数,牵一发动全身,任一小小的故障就会造成整线停机,调试过程极为漫长、复杂。据称,唐家沱项目调试时不得不屏蔽很多连锁和报警,否则调试难以进行。

总结来看,我以为这套工艺最大的问题还是稳定性、热能节能尺度和电能能耗。
先说稳定性问题。设备瓶颈就不再重复了,就工艺本身而言,我觉得它的稳定性存在疑问。
尽管得利满这套专利工艺在热能上显得很有可炒作的“题材”,但是过于“敏感”的运行管理,可能不太适合国情。系统有不止一个变量,需要连续调节,可调节的对象肯定不会是温度,而应该是流体,即风量或水量。调节这两者都要采用变频电机或电气阀门,而且由于这些参数是互相影响的,调节起来就象猫咬自己的尾巴,没完没了。如果我采用牛顿迭代法对两个变量要算1分钟的话(温度和其它参数均为静态不变),实际工控机上要根据温度值变化来调,岂不是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就算只需要几秒,但几秒后温度变化了岂不还要重算?
我觉得这种多变量的实时最佳化调节很可能是不可为的。换句话说,得利满的工艺一定不能做到连续最佳化运行。它的实际运行条件很难控制在理想状态。
其次说热能节能的尺度,直白些,到底得利满工艺比其它工艺节约多少热能。
得利满的所有商务样本中一般都给出了650 kW的吨蒸发量热耗,在投标的热平衡表中甚至写明比其它竞争对手至少节能150kW/蒸吨。150kW相当于升水蒸发量129 kcal/kg的差距。
但我看到的是,唐家沱项目中南院在20064月的初设中写的是740 kW,比650kW高了14%。在秦皇岛则是750~850kW。我拣低的来说,740 kW即升水蒸发量636.4 kcal/kg,这个值比与市场上最先进的保证值660 kcal/kg相比只低4%不到。如果得利满确实有至少150kW优势,则唐家沱项目应该采用456 kW的保证值而不是740kW才对。
但话说回来,得利满在唐家沱项目上的740kW我认为应该是真实、可实现的数字。不妨看一下我的试算表,相当于740kW的第一级干燥器出口含固率,恰好就在41%,而带式机出口的气体温度恰好是80度。
总之,如果只有4%的热耗优势,它与其电耗大幅增加相比,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说白了,两段式的所谓“节能”其实就是一块诱人的画饼而已。
第三,说说电耗问题。
得利满两段式工艺的单线构成本身就是两个干燥系统,外加交汇的废热回收,整个体系庞大无比,除了设备驱动的电耗只比别人多不比别人少外,换热风量、水量、油量以至除臭风量的搬运消耗更是多了一大块。中南院设计人员的文献中给出了升水蒸发量0.13~0.15kW的电耗值,而据内部人士透露,实际比该文章写的还高得多。
世界上主流干化工艺(除带式机外)的电耗一般都在0.07~0.09之间,即使按照中南院的数字,得利满也别同业高出了一大截。前面说过,电耗与热耗的价值有4倍的差别,那么综合下来,得利满的热能能耗低的优点已被电耗高全部消耗殆尽,甚至综合能耗更高,如果是这样的话,请问它的先进性在哪里?


结语
       通过前面的叙述和分析,读者已经了解了我的结论。
一言以蔽之,得利满的干化工艺并不先进,而它能以高出市场价3倍以上的价格(如果考虑蒸发量下降24%,这个倍率可就更大了)成功地销售出去,说明了苏伊士水务—中法水务—得利满在华的“商业模式”极为成功。这后面如果还有什么别的故事,那就是中纪委的事了,我们小民就不管了,呵呵。

泥客庄主
20101110~11